1. 总量控制指标
根据核算,本次技改后企业总量控制指标情况见下表。
表4 永太新能源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 单位:t/a
污染物
|
CODCr
|
氨氮
|
VOCs
|
现有项目核定量
|
12.34
|
1.143
|
1.847
|
现有项目达产量
|
2.654
|
0.398
|
1.847
|
本次项目实施后排放总量
|
2.637
|
0.396
|
1.823
|
技改前后对比(同核定量对比)
|
-9.703
|
-0.747
|
-0.024
|
技改后总量控制建议值
|
2.637
|
0.396
|
1.823
|
2. 总量核算情况
(1)废气污染物总量核算情况
企业现有项目包括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以及配套清洗精馏装置。本次技改后,配套清洗精馏装置不发生变化。本项目为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技改,项目废气包括车间工艺废气、储罐废气、废水站废气、危废贮存库废气。
①车间工艺废气
本项目在投料、配制、干燥、净化、柱再生、灌装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,其中固体料投料采用料仓和手套箱,整个投料过程密闭对接,粉尘产生量极少,本报告不再定量分析。少量液体料采用不锈钢桶储存,上料时采用管道将不锈钢桶出料口与配制釜进料口密闭对接,通过氮气压入配制釜;大宗液体料采用储罐储存,通过管道直接泵送至配置釜。本项目生产线密闭化程度较高,无组织废气产生量极少,产生的废气通过管路收集。
本项目工艺废气产生量按照现有工序以及新增工序分别核算。
现有工序包括投料预混、配制、干燥、过滤、灌装等,根据原辅料的理化性质,有机废气产生量有所不同,液体物料中除乙酸乙酯和碳酸二甲酯沸点在100℃以下,其他液体物料沸点均在100℃以上,部分沸点在200℃以上,根据现有项目实际物料消耗及生产经验并类比同类项目,生产过程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液体物料用量的0.005%,本项目液体物料用量约为121250t/a,本项目现有工序废气产生量为6.062t/a。
本项目新增工序包括树脂除杂以及柱再生,其中树脂除杂与现有分子筛干燥工序一致,电解液预混液通过循环泵在循环罐和树脂柱之间循环,整个过程均在密闭设备和管道中,净化过程废气产生量较少,按照现有干燥工序类比,约占现有工序废气量的5%,即除杂工序废气产生量为0.303t/a。新增树脂净化柱和分子筛干燥柱再生工序,其中净化柱分为6组,每年每组再生6次,再生年溶剂用量为4.5吨/组;干燥柱分为6组,每年每组再生3次,再生年溶剂用量为2.5吨/组再生工序溶剂用量共计为207t/a,采用碳酸二甲酯或碳酸甲乙酯,再生过程产生的废气按照溶剂用量0.1%计,柱再生废气产生量为0.207t/a。本项目新增工序废气产生量为0.51t/a
综上,本项目车间工艺废气产生量为6.572t/a,均为VOCs。
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经过设备顶部的管路收集至废气总管,经一级酸喷淋+氧化喷淋+一级碱喷淋+纤维除雾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25m排气筒(DA001)排放,废气成分主要为碳酸酯类,根据物料性质,其中个别能溶于水,且碳酸脂类在碱液中能被分解,水碱喷淋有一定效果,三级喷淋处理效率约40%,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约75%,废气设施总处理效率按85%计(根据现有项目验收报告,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可达85%),VOCs排放量为0.986t/a。
②储罐废气
本次技改项目生产过程使用各类物料在储存、输送、投料等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废气排放,储运过程储罐主要排放是呼吸损失(小呼吸)和工作损失(大呼吸)。
本项目溶剂储罐采用氮封措施,溶剂灌装时采用平衡管(企业要求溶剂供应商运输的槽车配备平衡管接口),大呼吸废气产生量较少,不再计算,本项目主要考虑小呼吸废气。呼吸废气通过呼吸阀密闭管道收集至废气管路,无组织废气产生较少。根据小呼吸计算公式,同时考虑整个储运过程无组织废气的产生,永太新能源厂区储罐呼吸废气产生量为3.65t/a,其中有组织3.47t/a,无组织0.18t/a,均为VOCs。
储罐废气通过呼吸阀排出,经管道收集与工艺废气、废水站废气和危废贮存库废气一并采用一级酸喷淋+氧化喷淋+一级碱喷淋+纤维除雾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25m排气筒(DA001)排放,废气设施总处理效率按85%计,储罐废气VOCs排放量为0.7t/a,其中有组织0.52t/a,无组织0.18t/a。
③废水站废气
废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主要成分是臭气浓度、NH3、H2S、非甲烷总烃等,本项目废水各污染物产生浓度相对较低,因此废水处理站废气产生量较小,不作定量分析。本项目废水处理依托现有的废水处理设施,废水站废气与工艺废气、储罐废气和危废贮存库废气一并采用一级酸喷淋+氧化喷淋+一级碱喷淋+纤维除雾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25m排气筒(DA001)排放。
④危废贮存库废气
本次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均采用桶装或者双层包装袋包装,在暂存过程中逸散的恶臭气体较少,本报告不进行定量分析。本项目危废贮存库废气与工艺废气、储罐废气和废水站废气一并采用一级酸喷淋+氧化喷淋+一级碱喷淋+纤维除雾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25m排气筒(DA001)排放。
综上,本项目实施后,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:
表5 本项目废气源强核算表 单位t/a
污染源
|
污染物因子
|
产生量
|
有组织排放量
|
无组织排放量
|
排放总量
|
车间工艺废气
|
VOCs
|
6.572
|
0.986
|
少量
|
0.986
|
储罐废气
|
VOCs
|
3.65
|
0.52
|
0.18
|
0.7
|
废水站废气、危废贮存库废气
|
NH3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H2S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非甲烷总烃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臭气浓度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合计
|
总废气
|
10.222
|
1.506
|
0.18
|
1.686
|
NH3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H2S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VOCs
(非甲烷总烃)
|
10.222
|
1.506
|
0.18
|
1.686
|
本项目实施后,全厂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:
表6 全厂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单位t/a
项目
|
污染物因子
|
产生量
|
有组织排放量
|
无组织排放量
|
排放总量
|
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
|
VOCs
|
10.222
|
1.506
|
0.18
|
1.686
|
NH3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H2S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非甲烷总烃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年产15万吨电解液配套清洗精馏装置
|
VOCs
|
0.946
|
0.09
|
0.047
|
0.137
|
NH3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H2S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非甲烷总烃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合计
|
总废气
|
11.168
|
1.596
|
0.227
|
1.823
|
NH3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H2S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少量
|
VOCs
(非甲烷总烃)
|
11.168
|
1.596
|
0.227
|
1.823
|
全厂仅一个废气排放口(DA001),全厂各废气收集后一并经一级酸喷淋+氧化喷淋+一级碱喷淋+纤维除雾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25m排气筒(DA001)排放。
(2)废水污染物总量核算情况
本项目利用现有员工,生活废水不增加,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洗废水、喷淋塔废水、纯水制备废水、冷却废水。
①清洗废水
本项目每次净化柱再生用水32吨/组,再生溶液每次配置3%碱溶液2.5吨,24根净化柱分为6组,每年每组再生6次。每次干燥柱再生用水4吨/组,12根干燥柱分为6组,每年每组再生3次。则柱再生清洗废水共计产生量为1314t/a。
②喷淋塔废水
本次项目废气喷淋塔共3个,水箱约2t,每2天换水一次,喷淋塔废水产生量为900t/a。废水污染物CODCr浓度按5000mg/L计,则喷淋塔废水CODCr产生量为4.5t/a。
③纯水制备废水
本项目纯水通过自来水经现有纯水制备系统制得,制备过程会产生废水。同时纯水装置定期反冲洗会产生少量废水,这部分废水量较少与纯水制备废水一并统计,纯水用于柱清洗,用量为1314t/a。本项目用于纯水制备和反冲洗的自来水用量为1925t/a,则产生的废水排放量为611t/a。
④冷却废水
本项目蒸汽用于制备热水给储罐保温等,蒸汽用量为3600t/a,冷凝水进入冷却水塔,循环冷却水定期排放作为冷却废水进入废水站处理,产生量约为1080t/a。
综上,本项目实施后,废水排放情况见下表:
表7 废水污染源强核算表
序号
|
废水类别
|
污染物种类
|
产生量
(t/a)
|
产生浓度
(mg/L)
|
排放量
(m3/a)
|
排放浓度
(mg/L)
|
1
|
清洗废水
|
CODCr
|
1314
|
500
|
1314
|
/
|
2
|
喷淋塔废水
|
CODCr
|
900
|
5000
|
900
|
/
|
3
|
纯水制备废水
|
CODCr
|
611
|
300
|
611
|
/
|
4
|
冷却废水
|
CODCr
|
1080
|
300
|
1080
|
/
|
合计
|
CODCr
|
3905
|
1450
|
3905
|
500
|
永太新能源已建设计处理能力150m3/d的废水处理设施,采用“水解酸化+好氧”工艺,现有项目废水量88.47t/d,其中涉及本次技改项目的废水量13t/d,较现有削减0.6t/d,技改后全厂废水量87.87t/d,仍在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之内。另外,本项目水质变化不大,能满足废水站进水指标。
本项目实施后,全厂废水排放情况见下表:
表8 全厂废水排放情况
序号
|
废水类别
|
产生量(t/a)
|
1
|
清洗废水
|
1314
|
2
|
喷淋塔废水
|
1500
|
3
|
纯水制备废水
|
3401
|
4
|
冷却废水
|
2160
|
5
|
洗桶废水
|
6510
|
6
|
生活废水
|
3825
|
7
|
初期雨水
|
7657
|
合计
|
26367
|
|